本文共 985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。
系统启动流程与相关技术解析
一、系统启动流程概述系统启动的核心流程包括BIOS初始化、bootloader加载内核及驱动、Kernel初始化及启动程序的启动。这些过程共同确保系统能够稳定运行。
二、BIOS功能与工作流程BIOS程序固化在ROM中,核心参数存储于CMOS RAM。启动工作可分为两个阶段:
POST加电自检:检测系统关键设备(如CPU、内存、主板等)是否正常运行。 确定启动设备顺序:读取MBR,执行bootloader。 三、Bootloader的作用与配置bootloader位于MBR的前446字节,主要功能是加载内核镜像和initrd镜像。常用工具有grub、lilo等,以下以grub为例:
grun分为stage1、stage1_5、stage2: - stage1:读入stage2的启动代码。
- stage1_5:用于识别文件系统,加载stage2。
- 安装grub:
grub
- grub> root (hd0,0)
- grub> setup (hd0)
- 配置grub.cfg:默认启动设备配置及相关参数设置,支持隐藏菜单和背景图片。
四、Kernel初始化过程
- 设备探测:识别硬件设备。
- 加载驱动:从initrd或initramfs中加载驱动模块。
- 挂载根文件系统:以读写模式挂载root分区。
- 启动首个进程:init(PID=1)。
五、启动程序与运行级别管理
- /sbin/init程序:读取/etc/inittab文件。
- RHEL5下:
- 根据/etc/inittab启动默认运行级别及相关服务。
- 支持虚拟终端及图形界面启动。
- RHEL6下:
六、服务类脚本与管理
- 服务脚本位于/etc/rc.d/init.d/,执行方式包括start、stop等。
- chkconfig命令用于管理服务启动级别:
- --level:指定启动级别。
- --add/-del:添加或删除服务。
七、系统自检与优化
- /etc/rc.d/rc.sysinit完成系统自检:
- 启动udev、selinux等基础服务。
- 检测并挂载根文件系统。
- 服务启动优化:
- 通过chkconfig管理服务启动级别。
- 优化启动脚本减少依赖。
以上内容为系统启动流程的详细解析,涵盖了BIOS、bootloader、Kernel及运行管理等核心环节。
转载地址:http://hwkfk.baihongyu.com/